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沈開幕,與會領導蒞臨巡視東亞種業展區

  • 2025-08-13 09:08:14
  • 來源:北斗傳媒
  • 75

7月12日,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沈陽國際展覽中心開幕。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,省委副書記、省長王新偉,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煥鑫出席開幕式,郝鵬與劉煥鑫共同為大會啟幕。

1.jpg


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是全國糧食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盛會。本屆糧交會以“糧安天下聚合力,產銷融通促發展”為主題,采取沈陽主會場+盤錦、朝陽分會場的組合模式舉辦,4000余家企業參展,開展產品推介、商務洽談、糧食采購等活動,嘉賓規模、國際化程度和展區面積均達歷屆之最。

王新偉在致辭中指出,當前,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聚焦維護國家“五大安全”,堅定履行“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上勇于爭先”新的重大使命,錨定打造新時代“六地”,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,振興發展態勢持續向上向好,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。遼寧將以本屆大會為契機,自覺扛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“首要擔當”,積極踐行大食物觀,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,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,把農業建成具有競爭力的大產業,聚力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。我們愿同各方一道,共享發展新機遇,共譜合作新篇章,為端牢“中國飯碗”貢獻更大力量,共同維護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。

劉煥鑫在講話中指出,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,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,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,引領我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。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歷經多年發展,已經成為貫通“產購儲加銷”各環節、服務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性平臺。本屆大會依托東北糧倉,是糧食行業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務實舉措;聚焦糧食流通,是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;突出科技創新,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積極探索;注重消費幫扶,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、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;拓展國際視野,是促進糧食貿易合作發展的橋梁紐帶,必將為搞活糧食市場和流通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、更加旺盛的活力。

開幕式后,郝鵬、王新偉、劉煥鑫等與會領導和嘉賓到遼寧展區、脫貧地區消費幫扶展區、國際展區等展區進行了巡館,特別來到了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展位參觀調研,詳細了解企業生物育種情況,并對公司玉米品種東單1331給予高度評價,東亞種業常務副董事長楊永華陪同調研并作匯報。

2.jpg

今天的東亞種業,是農業農村部首批32家“育繁推一體化”企業之一,是“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”、“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”、“高新技術企業”。東亞種業擁有目前中國農業領域最先進的實驗室之一的“玉米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”及“東北主要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”。自2006年參與國家火炬計劃至今,承擔了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系列科研任務百余項,包括多個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和技術攻關;入選首批“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”;是遼寧省唯一一家被列入“國家農作物種業陣型”的企業。目前,公司累計在全國共審定了玉米品種1469個(次),含國審品種108個,95%以上的品種為自主研發并擁有獨立知識產權,每年有近10-20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。

3.jpg

東單1331是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經多年選育而成的一代玉米雜交種,其親本是在高溫、高濕、高寒、高密、貧瘠等一系列惡劣條件下,采用“脅迫式”方法選育而成,具有較強的抵御各種自然災害能力。東單1331為農業農村部2022年推介的糧油生產主導品種之一,也是農業農村部發布的《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 (2023年) 》成長型玉米品種之一,2024年東單1331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玉米品種,2025年入選國家農作物(玉米)骨干型品種。自2023年起,已連續3年被評為遼寧省農作物優良品種。東單1331在全國25個省 (自治區、直轄市) 均可合法種植,目前每年推廣面積在1000萬畝以上,國內各大牧場年種植面積超300萬畝,推廣面積逐年迅速增加。

東亞種業會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,繼續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支撐,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陣型企業作用,培育出更多高產、多抗的農作物新品種。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普及種植技術、提升服務水平、做好品種推廣、確保種子質量,繼續為守護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底線、助力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貢獻自己的力量。